【活动】北京大学何爱彬教授到访实验室并作学术报告

来源: 本网 作者: 本网 日期: 2019-10-27

10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表观遗传学与心脏疾病研究室主任何爱彬教授到访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以“Probing principles in genome regulation and cell fate decisions using single-cell ChIP-seq”为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会,吸引了上百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学生参与。活动由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细胞谱系中心组织,由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捷凯主持。


何爱彬教授1.jpeg


何爱彬教授2.jpeg

何爱彬教授精彩演讲


何爱彬教授3.jpeg

细胞谱系中心负责人陈捷凯主持分享会


何爱彬教授围绕scChIP-seq,向我们讲解了探索基因表达调控和细胞分化的最新进展。他首先介绍了其所在实验室新开发的技术itChIP-seq,与tn5-barcode结合可检测到100-2000个细胞水平的组蛋白修饰和转录因子蛋白。基于该技术,他聚焦经典的组蛋白修饰H3K27ac,进一步探索ESC退出全能性与三胚层分化命运决定调控表观机制,并整合scRNA-seq技术对心脏前体细胞(CPCs)进行了多组学研究。何爱彬研究组还进一步开发了更完善的CoBATCH技术,其特点在于运用proteinA-tn5(PAT),能同时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和通量,他利用该技术检测了10个器官内皮细胞的表观异质性和发育路线,还特别研究了RNA Pol II和H3K36me3在不同单细胞中的表观及功能异质性。


何爱彬教授4.jpeg

报告厅座无虚席


会上,何爱彬教授还阐述了如何运用该技术建立从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过程中的ERG蛋白的工作模型。这两项scChIP-seq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据介绍,其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即如何通过自行设计的数字扫描光片显微术(in toto imaging)重建早期小鼠心脏发育的数字化精确细胞谱系全景,这对发育生物学和细胞谱系研究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模式和思路。

何爱彬教授的精彩报告启发了大家对于单细胞技术和细胞谱系研究的深度思考,在提问交流环节,更是引发了学者们的积极互动,绝妙的科学问题一个接一个,智慧的火花在现场碰撞,气氛十分热烈。报告结束后的学术沙龙更是吸引了一批意犹未尽的学生们,何教授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了自己在科研探索上的经验与感悟,畅所欲言、群情欢洽。


何爱彬教授5.jpeg


何爱彬教授6.jpeg

提问交流环节


细胞谱系中心(CCLA)是省实验室首批重点建设的新型研究中心,专注于阐明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命运转换过程和细胞间作用规律,解读发育与疾病的细胞程序,进而推动再生医学与健康研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域内优秀人才。中心的目标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引领基于细胞功能及细胞动态变化的生命科学思维模式,孵育创新、卓越、协作、开放的科研文化,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研究机构。

目前,CCLA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凭借先进的装备、良好的学术气氛和学术地位吸引了海内外4个一流研究团队入驻,汇聚了一批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有凝聚力和活力,具有前沿国际视野的创新团队,旨在构建简单、开放、协作和高效的科研氛围。CCLA已经在细胞命运决定和多能干细胞的时空动态细胞谱系及转化应用研究上积累了世界领先的优势,在Nature, Nature Genetic,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 Stem Cell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权威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科研项目的支持。


推荐新闻